期刊

  •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州非遗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困境与路径探析*

    作者: 袁理,孙立青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旅游文创产品 湘西州 非遗 生态人类学

    描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适应文化生态变迁的过程中,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进行了深度融合。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需要遵循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和非遗保护的一般性原则。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突显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以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作为设计导向、建立起设计保障体系、注重打造旅游文创产品品牌、推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把握乡村振兴这一非遗类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 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 宋俊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共享 契约精神 非遗保护 协作 可持续性发展

    描述: 作为一种由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非遗保护必须遵循契约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都是非遗保护的国际契约,目的是确保每个缔约国都能基于自由、平等、互惠、守信的理念来保护非遗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两个面相,前者强调自由、平等、互惠与守信是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后者强调代际公平、和谐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二者互为依据,共生共存。

  • 非遗传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

    作者: 郭星华,陈维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妥协 土家族摆手舞 文化坚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民族地区发展融入现代化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张力给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冲击,其传承与发展受到关注。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发展表明,仅留下文化表征的传承方式迎合市场,使非遗文化得以生存;文化表征和文化内核相统一的传承方式,虽使非遗文化得到保护,但远离文化冲击,逐渐走向消亡,这是非遗传承的困境。走出非遗传承的困境,应把握文化的层次性,推进文化内核和文化表征相融合,一方面丰富文化表征、坚持深挖文化内核,另一方面注重将文化传承融入现代发展,在新时代焕发非遗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 陇中小曲如何走进地方高校音乐课堂

    作者: 范振乾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陇中小曲 课堂教学 音乐课题

    描述: 本文是"关于中职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陇中小曲课程的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写甘肃省定西市非遗文化保护遗产——陇中小曲,阐述陇中小曲在国家大好政策下如何发展,如何重整昔日辉煌,发扬光大,做到更好的保护和继承。

  • 非遗视域下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研究

    作者: 马晓男,王珊,齐江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传统音乐 非遗 保护

    描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在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逝,这就迫切的需要加强对传统音乐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非遗视域下开展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分析了非遗视域下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并对非遗视域下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的有效对策进行总结,以期提高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新活力,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良性发展。

  • 京津冀民族县非遗传承困局及其产业化路径研究

    作者: 何晓芳,吴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与传承 融入产业化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京津冀民族县在历史上为多民族文化汇聚之地,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八旗进驻该地区后,社会伦理秩序重建所形成的民俗规范,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民俗主体与客体迁移和变迁,信息及多媒体冲击,遭遇到巨大的传承危机。本文立足于民族学和社会学分析,认为破解非遗传承困局的出路在于,应以社会"需要"为中心,进行当代价值转换,以融入产业化为路径,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实现"活态传承"。

  • “非遗”保护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论析*

    作者: 何平1,2,刘倩1,3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实践

    描述: 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及其保护传承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使我们对"非遗"有了新层面的认识;同时,"非遗"的生成发展也印证着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可帮助我们在理论与现实的不断往返中,去找寻那条前景广阔的"非遗"保护之路。

  • 文化空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论析 ——以当代桐城歌为例*

    作者: 汤夺先,王增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张力 文化空间 压力 桐城歌 非遗传承困境

    描述: 从文化空间的张力和压力视角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是一种有益尝试。基于对桐城歌的调查发现,非遗传承中文化空间的张力表现在历史记忆、传承机制和资源共享方面,压力包括主客位的异化、语境的差异化和边界的模糊化,文化空间张力与压力的合力导致非遗传承乏力。非遗文化空间的张力和压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互相转化。采取多层面措施消减张力和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动力,进而有利于消弭非遗传承困境。

  • 传播学视阈下“非遗”研究中的主体界定

    作者: 甄小雅,吴晓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与传播 传播责任 “非遗”传承人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新兴本土学科,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分类研究法便是其中的代表。在此研究方法之下的"非遗"主体被整齐地划分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两大类。传播学视角的介入给文化遗产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考,新媒介环境之下的传承人不止传承主体这单一的身份,他们在"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中承担着更加多元的角色。

  • “非遗”视角下制约西棍发展因素分析——基于天启棍与红拳“非遗”量化标准体系评审结果对比*

    作者: 常子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视角 发展因素 天启棍 红拳 西棍

    描述: 文章从"非遗"视角入手,对西棍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研究结果显示西棍中无一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对西棍在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中严重滞后的问题,以天启棍和红拳为研究对象,结合武术项目申报"非遗"的量化标准体系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根据评审结果对天启棍申报国家级"非遗"的条件进行完善,以求打破西棍无国家级"非遗"的处境,全面展现西棍瑰宝。

  • 小学音乐教学中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价值探讨

    作者: 杨璐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实现价值 教育功能 非遗音乐 小学 音乐教学

    描述: 非遗音乐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其蕴含大量优质传统伦理道德,例如和谐相处、家庭和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为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重要支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类别,表现形态丰富,文化内涵浓厚,在民间文学、传统戏剧及传统舞蹈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基于此,文章以非遗音乐为切入点,进行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展现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价值,致力帮助学生全方位感受音乐,并在音乐学习中提升品德素养与综合能力。

  • “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基于泰山东岳庙会的考察

    作者: 牛光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整合传播 “非遗后时代” 传统民俗 生存语境 泰山东岳庙会

    描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重申报"转为"重保护"阶段的"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面临着信息传播的"全媒体转向"和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这样的传媒生态。要在传统和现代、世俗与神圣、地方性与全球性、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等诸多对立统一的存续要素间获得更好的发展,"非遗后时代"像泰山东岳庙会这样的传统民俗必须顺应媒介化社会的现实语境,应和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全媒体转向"和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这一传媒生态,以提升社区参与度,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平台、传播形式等层面进行更为多元的整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