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抚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创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非遗"特色教育的构想
作者: 刘丽喆,臧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资源枯竭、传统文化和技艺濒临消亡的今天,"如何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刻不容缓.高校肩负了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若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引入"非遗"的相关内容,实现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必将对繁荣地区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
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为例
作者: 汤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人口较少民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任务。目前,我国56个民族中,有28个民族的人口总数在30万人以下,被称为"人口较少民族"。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黑龙江省的人口较少民族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最后论述了加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大数据背景下江苏非遗文化创新模式研究——以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作者: 李嵇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文将通过对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研究,探寻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非遗文化有效传播的新模式.依据大数据海量数据、多维度视角和完整性等特征,借助PC网络平台、移动智能设备、社交网络等的支持,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苏州非遗文化应建立有效的大数据信息收集平台,提升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江苏非遗文创产品转化效率,打造大数据支持的苏州非遗文化多维体验服务系统,从而建立苏州地区非遗文化发展的全新视角.
-
非遗传统美术的延续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为例
作者: 曹小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是丰盛的民族文化遗产,根植于民族土壤,包含地区与族群共同的文化风貌和精神信仰,由艺人代代相传传承至今,它的守护与传承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讨论。几千年来,在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延续中,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造型艺术语言影响着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为中国艺术文脉打下深刻的民族文化烙印。对于非遗传统美术而言,传统民间文化的延续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这种传统民间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就是传统民族文化回归的具体表现。
-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研究 ——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
作者: 胡远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的活态的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都市化的高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再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多重优势的新媒体数字技术是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能有效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广东省的音乐类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普遍做法,探索更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方式,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范式深化与重构——以“岳州窑非遗项目”为例
作者: 郑斌,胡家钒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范式由此进入一个深化与重构的过程。本文以岳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传承为例进行研究,提出数字化传承途径及其方法,旨在深化岳州窑传承范式,使岳州窑非遗项目从基本的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与保护上升到新型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的颠覆性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