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5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57)

共检索到 357 条数据

  • 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研究 2020-06-01

    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面临诸多困境,如非遗项目缺少关注、非遗产品自身优势不足、非遗传承人减少及非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应建立健全专有的传承机制,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丰富非遗项目与民众接触形式,着力培养新一代非遗文化传承人。

  • 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实践路径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使我们痛心和遗憾,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那么如何进行保护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是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的合作也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当前大师工作室引领下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结合这些问题探索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实践路径.

  •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实践路径的构建 2020-06-01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限于政府,要从“活态文化”层面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更好地继承传统、开拓未来。高职院校在立足地方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发掘自身优势,尤其是在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中,不断拓宽与地方非遗产业的融合范围,解决非遗传承人培养难题。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地方传统手工艺行业、企业、非遗办等主体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需求,开展实地性研究,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为使命,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中的实践路径。

  •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2020-06-01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并发表了讲话。他分析了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就未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建议。

  • 四川绵竹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分析——基于传承人和传习人感知视角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当下其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以绵竹年画为例,通过客观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人对绵竹年画的认知和感知现状,利用旅游开发的积极影响,激发传承人、传习人保护非遗的内生动力,从人力资本激励和投资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 文化自信背景下苏州碧螺春制茶技艺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研究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0-06-01

    苏州碧螺春制茶技艺2011年被列入中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手工制茶的局限,现在该非遗技艺的传承后继乏力。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大师工作室和专业发展,将非遗技艺嵌入专业和课程,为文化自信背景下苏州碧螺春技艺非遗传承人培养做了一些实践研究。

  • 璀璨非遗 薪火相传——北京市石景山区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纪实 2020-06-01

    非遗教育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青少年民族文化自信、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活动,让非遗这颗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学校这片沃土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 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现状研究——以南平市级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 2020-06-01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平市级51位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研究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现状折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