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57 条数据
-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展演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2020-06-01
12月27日,"多彩非遗美丽雄安"河北雄安新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展演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7位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位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颁相关证书。雄安新区将继续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创新雄安非遗保护发展方式,传承文脉,讲好雄安故事,服务新区人民,展示新区形象,充分发挥非遗在雄安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研究 2020-06-01
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作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力量,而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人的保护。当前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不够,众多传承人生活水平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同感较低。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
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及意义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标志,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得其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使命。本文深入分析了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优势,并探讨了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的沉淀,是国家、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文化传承人难以为继,文化样式逐渐减少,技艺创新举步维艰。具
-
烟台艺术学校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校园传承 2020-06-01
烟台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为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后继有人,自2017年始,烟台艺校美术绘画专业开设多门非遗课程,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校园传承。通过认真调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先后将剪纸、绒绣纳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将泥塑、葫芦烙画纳入美术设计课程体系。聘请了剪纸非遗传承人李强、绒绣非遗传承人朱东德、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赵善臣、胶东彩塑传承人陈玉录为学校客座教授,建立以这些大师名字命名的4个名师工作室。学校还根据非遗课程教学实施的需要,投入10多万元不断添置相关教学设备
-
互联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活性传承构想——以陕西棕编为例 2020-06-0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但由于外来文化等威胁,我国本土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发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与"非遗"的相结合发展能够为"非遗"的活性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
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会场展览和推介活动回眸 2020-06-01
2019年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第七届非遗节")在成都非遗博览园拉开序幕。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在1个主会场和28个主题分会场开展了国际展览、国际论坛、国际竞技、国际展演和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830余场。来自86个国家的1100余个非遗项目、5600余名代表共襄盛会,上演了一场有颜值、有价值、有力量、有影响的国际性文化盛会。
-
少年非遗说 2020-06-01
金华,古称'婺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如今多因'金华火腿'被外地人熟识.而它两千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渐渐在日月流转中消逝,被人们所淡忘.很多热爱非遗的人都想为此去做些什么,其中就包括正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的张予蓓
-
“现代学徒制+教学工厂”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 2020-06-01
乐清黄杨木雕属于"中国四大木雕"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及时把握时代契机,响应党中央职业教育同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号召,将黄杨木雕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构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黄杨木雕专业技能人才和非遗传承人,助推黄杨木雕产业的振兴。针对非遗传承人规模化培养的难题,以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现代学徒制为突破口,以现代化教学工厂为平台,通过产教融合,积累了丰富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经验,在中职教学理念和职教理论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