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3 条数据
-
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意义及有效方法探究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渐渐被人遗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也成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不仅要职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应该了解到它的教育价值,所以将非遗舞蹈引进校园能够使得非遗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让这一代的人更好的了解非遗舞蹈的内涵,对非遗舞蹈有进一步的认知。本文针对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意义以及有效的引进方法展开探究,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非遗舞蹈在校园中寻找一条传承和保护的路径,为保护传承以及弘扬发展我国中华优秀的非遗舞蹈等这方面做出努力和贡献,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力。
-
非遗文化下名绣入校园开课分析* ——以成都蜀绣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千百年锤炼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将来发展的基础。而学校是保护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基地,也是对非遗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渠道,因而研究非遗进校园开课具有对非遗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成都蜀绣为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名绣进校园开课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校园是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场所。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子舞校园传承方式的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区域文化承载的重要记忆,是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学校应合理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程、上舞台、推出去,使学校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堡垒。以甘肃非遗节子舞进校园传承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优势,并初步探索出节子舞校园传承教育的途径。
-
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6-01
区域非遗文化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无锡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文化氛围和"双创"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经验总结,提出在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样性教学模式、全过程的学生素养培养体系、区域非遗展示交流与辐射带动三方面提出了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举措和建议。
-
东莞东坑木鱼歌的校园教育传承初探 2020-06-01
东坑木鱼歌又称"摸鱼"歌,属弹词类曲艺曲种,是以口语相传进行"说唱"叙述的民间表演形式,该形式具有娱乐大众和教化百姓的功能。木鱼歌传承的脆弱性在于讲究本土语言演唱,需熟识东坑本土语言才能演绎出纯正的木鱼歌。语言演绎限制了木鱼歌传承,出现老龄化、断层化,其传承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而走进本地校园传承能够注入新鲜血液,保存木鱼歌的原始性、多样性和永久性。让曲艺非遗走进校园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在艺术教育中培养木鱼歌的创作人才,解决曲艺传承所存在的困境。在校园传承的课程设置,其不仅使学科课程建设多样化,而且为曲艺非遗的资源库和项目丰富化,在创设曲艺非遗艺术教育平台之余,使木鱼歌被动的脆弱性转化为主动的传承与传播,校园传承实现了木鱼歌的本体演绎传承的作用。
-
非遗教育,要在“实”字上下功夫 ——专访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潘洪勇 2020-06-01
日前,应台湾南投县政府邀请,浙江长兴百叶龙艺术团赴台参加了2019南投灯会巡演,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兴百叶龙首次赴宝岛台湾演出。震撼力十足的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主办方再三希望艺术团明年再来台湾演出。长兴非遗声名远播,长兴非遗教育也是如火如荼。
-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路径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沉淀下来的绚丽瑰宝,但如今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和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实践的路径。
-
浅论河北地方戏曲进校园的策略与方法 2020-06-01
随着河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戏曲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当前非遗戏曲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拟在总结戏曲进校园活动成功案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河北地方戏曲进校园所应秉持的策略及方法,以供同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