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55)

共检索到 55 条数据

  • 目的论视域下的非遗工艺翻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播离不开准确、详尽的外宣译文。非遗工艺资料具有技艺翻译与文化翻译的双重性质。翻译的有效途径是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绝对的归化或异化,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对归化、异化两种策略进行选择采用,并综合运用直译、音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使译文既“求同”,即在必要时迁就读者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又达到“存异”,即保留非遗工艺的民族性和文化的异质性,促进非遗的传承发展以及不同文化的交融。

  • 民俗类非遗项目英译的语用标准研究 2020-06-01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如何做好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翻译是当前翻译工作者们亟需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语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翻译标准,对于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 语料库在非遗翻译中的应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重要载体。非遗翻译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重要使命,翻译文本的质量影响非遗传播的效果。基于语料库的非遗翻译研究可以为提高非遗的翻译提供参考的依据。通过构建非遗源语和目的语的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及篇章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总结出非遗翻译原则和策略,为非遗翻译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非遗旅游外宣英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明的演进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而非遗旅游是非遗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文化独有的艺术魅力,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维护世界各国文化多样性有巨大作用,因此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典型的非遗旅游外宣英译文本进行研究,体现翻译的中度干扰对文化生态的价值,以期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增强非遗旅游外宣的效果,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进而讲好中国故事。

  •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法“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 2020-06-01

    福建省目前已经拥有13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9个、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35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省之一。(吴舟、张子剑:2019)。2019年3月28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该条例将于2019年6月1日开始施行。然而我们不能止步于单纯保护非遗文化,更需要推广福建非遗,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不仅是属于福建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属于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本文旨在通过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语翻译研究,来向法国等使用法语的地区推广福建非物质文化。

  •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以重庆武隆非遗外宣英译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与自然交互活动的产物,其翻译在本质上具有生态性。在进行非遗外宣翻译时,译者必须遵循三个生态翻译学原则:整体联系、平衡和谐以及体现生态美学。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实地考察了重庆武隆仙女山风景区内非遗外宣英译的若干文本后,发现其存在翻译内容选择有失、翻译策略运用不当以及修辞手法使用欠佳的问题。译者应在对非遗生态文化有良好的适应之后,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来进行应对。

  •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的文化财富,也是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对外开放的窗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对其外宣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非遗外宣的翻译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2020-06-01

    广西有着独特的文化。至目前为止,广西共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浓郁。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非遗名录的英译策略和方法的分析,促进广西非遗的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