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15)

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侧记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凝聚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 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圆满举办 2020-06-01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各设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老字号协会共同协办的“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于6月13日在福州成功举办。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综述 2020-06-01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基于这一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具旅游价值,许多国内外学者也看到这一点,纷纷把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上。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索目前非遗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发现问题,并发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以数字技术助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以小学美术拓展课“皮影定格动画《走路的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以人为媒介的活态文化。如今,保护和传承“非遗”日渐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内涵深厚,被视为我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似乎己远离我们的生活,学生即便对“皮影”有所耳闻,但真正去了解它的机会很少。

  • 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文化的印迹 2020-06-01

    幼儿教育:很多人似乎对非遗有所误解,或者说理解上较为单一,您可以先帮我们厘清这个概念吗? 王春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 良辰美景云端看,名家名曲线上听——2020年“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举办 2020-06-01

    6月13日,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由国家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

  • 讲好黄河故事 传承多彩非遗——黄河流域九省(区)传统戏曲保护联盟启动仪式暨首届“九曲黄河多彩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渭南举办 2020-06-01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示黄河流域九省(区)多元、多样、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和行效利用,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黄河九省(区)传统戏曲保护联盟启动仪式暨首届"九曲黄河多彩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华阴市西岳庙广场举办。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华阴市人民政府、华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华旅集团、西岳庙文物管理处承办。

  •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政策解读 2020-06-01

    2019年11月13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第15届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做好该规章的实施工作,具体解读如下:一、《办法》出台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