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49)
新闻(154)
分类筛选新闻(86)
非遗地图(25)
视频(1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49)
非遗资讯(108)
非遗名录(86)
学术交流(28)
非遗地图(25)
映像非遗(11)
政策法规(11)
非遗产品(7)

共检索到 6625 条数据

  • “非遗”传承融入教学实践* —以湖北美院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建筑设计课程为例 2020-06-01

    本文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对非遗传承人和非传承人区别对待的教育策略。对于非传承人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教育的具体课程进行了探讨。以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课程作为试验案例,分阶段地分析了学生学习中的现象与原因,探索与总结教学中可以操作的经验,针对非遗传承与保护融入风景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具体遇见的一些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如通过强化教师的课堂干预与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

  • 论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的文化空间建构 2020-06-01

    文化空间'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建立在历史和空间的辨证关系上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维度。纪录片作为声画并茂的影像载体,在记录仪式、技术和艺术等文化空间表现形式上弥补了传统媒介形式的不足,凸显了纪实影像在构建文化空间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近几年的代表性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进行分析,可见其主要从核心价值的符号化、日常生活的美学化、仪式实践的身体化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空间'的建构,并呈现出流动的社会背景下个体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审视与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法规与实践 2020-06-01

    [主持人语]站在人类是一个统一整体、世界文明良性持续发展、各族群文化平等共存相互交流、保护人权等高度,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界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先进的理念,诸如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共享性、重视活态传承、多方保护和社区参与等。在这些理念统领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多种以"公约""宣言""原则"等为名的文件或法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各缔约国政府及社会各方进行非遗保护的指导纲领或工作准则。但是,这些理念和文件也是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在努力遵行国际通用文件的

  • 大学生创意写作工坊与非遗文化转型—以嘉兴市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珍贵记忆,但在保护传承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如何得到传承,非遗文化转型迫在眉睫,这也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嘉兴市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但在传承和发扬上缺少创新性举措。

  • 关洪芬、杨民作品 2020-06-01

    创作说明:本作品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竹编工艺为主题设计的系列公益海报。作品以竹编工艺品为创意元素加以创作,辅以文字点明主题。旨在呼吁人们关注非遗文化,传承非遗工艺,更要去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优良文化底蕴。

  • 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0-06-01

    基于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策层面、实施层面、科研层面的现状,文章从传承体系、保护体系、人文思想体系、普及体系和传播渠道的五个维度提出了我国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路径。

  •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常州“非遗”外宣英译研究 2020-06-01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调查研究了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情况,总结了常州"非遗"命名的特点,分析了常州"非遗"外宣英译存在的问题。根据外宣英译"三贴近"原则,结合常州"非遗"各自的特点及外宣目的,提出了常州"非遗"外宣英译的策略。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2020-06-01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中文译名共同使用了"保护"一词,许多学者误以为这两种保护是同一性质,实际上其英语表述及内涵均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基于"人类共同遗产"理念发展出来的保护制度;后者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导的基于"私有制财产"理论建立起来的保护制度。我国在非遗保护中的杰出成就,以及在"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领域的踌躇不前,进一步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理念的先进性,以及作为特定社区或群体"私有制财产"理论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