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共检索到 6592 条数据
-
本源生活: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再认识 2022-03-23
溯循历史的轨迹,传统手工艺一直都是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反映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
-
蔡少燕:“具身展演”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地方认同 2022-03-17
非遗传承在本质上是具身展演的文化过程。新时代中国非遗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复杂而多元的传承语境。
-
让非遗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022-03-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丰富了“工匠精神”内涵,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推进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见人见物见生活”方式实现了保护与传承。
-
关于宜春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 2022-03-01
宜春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
周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亟待更完善的法治保障 2022-02-2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观念普及、项目保护、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体系与法规实施机制的发展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
-
薛可 龙靖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对两办《意见》第十四条的解读 2022-02-2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视角对其中第十四条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的思考。
-
郝庆军:不断拓宽非遗保护实践的边界和版图——对两办《意见》第三部分的解读 2022-02-24
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内在要求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高水平转化利用,这无疑是在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活起来和中华文化“双创”思想的指引下实现的理论突破。
-
千年药都话樟树 2022-02-22
樟树市是“中国药都”,自古为江南药材集散地,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全市药材种植面积达18万亩,有商州枳壳、陈皮、黄栀子、杜仲、车前草、吴茱萸等近800多个品种。其中商州枳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新中国卫生部编纂的《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因其采摘和加工不同凡响,炮制的枳壳皮青、肉厚、色白、香味浓、果囊小、呈菊花状、质量好、疗效高,而成为枳壳中之上品,宋时已被列为“贡品”。樟树中药材以其质量上乘、制作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樟帮药工精湛工艺切制的中药饮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