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文化产业园区环境下的新疆柯尔克孜族刺绣艺术发展研究

    作者: 徐静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生产性保护 柯尔克孜族刺绣 文创产业 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民族手工艺类的非遗文化因其性质原因受众更广泛,在众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每一个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相对国内许多已经被人们熟知的手工艺项目而言,柯尔克孜族刺绣尚有待被充分了解并挖掘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它的创作群体多来源于普通牧民,相关产业园多建立在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的乡镇中。通过对新疆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乡及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刺绣产业园的调研,引发当代柯尔克孜族刺绣艺术文创产业发展的思考,探究其特殊背景下,生产性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 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非遗继承

    作者: 于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岁月洗礼所留存下来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他是历史的客觀存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明根基。时代的进步,审美观念的转变,使得非遗文化要以现代人们可以接受的形态和方式继承下去。高校艺术教育以学科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为非遗的继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基于此,文章从非遗文化在现代高校艺术类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非遗文化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之后的相关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民间曲艺文化的联动发展

    作者: 岳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间曲艺 传承 非遗 民俗

    描述: 河南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内容多样,不仅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传统戏剧、曲艺,还有各种民俗、传统技艺以及杂技与竞技等.这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是发展中原文化产业的坚实基础,但当下面临着开发保护力度不够、传承性不强、现代传播力较低、文化创新力滞后等问题,本文结合"非遗"传承与民间曲艺文化的联动发展,以其探究其发展之路

  • 非遗类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 张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在第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我国文化工作者在新时代亟待解决的新命名课题:如何做好我国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创新性的新发展。事实上,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内容进行加强、尤其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要在任务。在本文当中,我们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创作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并对于非遗类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改革内容作出分析和探究。近年来,各类高等学府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走进课堂、走进学校的需求表现出了青睐与重视,随着当下

  • 桂林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 邹珺羚,李梦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桂林漆器 生产性保护 民族元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桂林漆器是桂林市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项目在当今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了非遗保护中传承与开发的关系,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作出有益尝试。漆器传承基地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由自然传承转变为了社会传承模式,并成功地将桂林漆器打造成了本地文化品牌。桂林漆器所处的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元素,其装饰图案纹样可分为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将广西各民族元素融入漆器的保护性开发中,丰富了漆器的文化内涵,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 河北省蔚县灯影戏传承保护现状的田野调查

    作者: 陈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蔚县灯影戏 田野调查 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河北省蔚县的省级非遗项目“蔚县灯影戏”类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皮影艺术,深受冀北一带人民群众喜爱。蔚县灯影戏历史悠久,是在吸取民间小调、民谣、戏曲等多种乡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类似,蔚县灯影戏也面临着观众数量减少、传承谱系断层、保护工作艰难等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对蔚县灯影戏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蔚县灯影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其生存现状及传承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引起多方关注,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祖国优秀非遗项目。

  • 新时代语境下山东非遗保护体系化构建的思考

    作者: 汪宗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物质 工作者 体系化 语境 东非 文化遗产保护 下山

    描述: 新时代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化构建必然呈现新的形式。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新契机,同时也迎来了新变革、新挑战。以下将对非遗保护体系化构建进行详细的解读,总结山东省近年来的非遗保护经验,重点关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理念体系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生态体系构建、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体系构建、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的产业体系构建,提倡非遗保护应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衔接、整合,以促进山东的社会、经济

  • 中原地区非遗产品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 王雯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通过对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梳理,分析中原地区非遗产品造型元素与组合形式,阐述中原地区非遗产品艺术特征。通过比较与研究,提出传统非遗产品的现代化可以通过构图不变,题材改变;题材不变,结构改变;色彩不变,题材改变;色彩改变,题材不变等全新的方法,并与中国当前的文化语境相结合,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产品中,表达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的新论点,为传统非遗产品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构想,并建立框架。

  • 互联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活性传承构想——以陕西棕编为例

    作者: 孙含玉,吴培琳,史藤,王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工艺 “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但由于外来文化等威胁,我国本土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发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与"非遗"的相结合发展能够为"非遗"的活性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 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魏娜,刘子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符号 天津 产品设计 应用

    描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凝聚了百姓的感情以及创新能力。我们不但要传承祖先创造的文化宝藏,同时必须进一步地进行弘扬以及革新。现在我国在维护物质遗产层面已然有了长足进步,然而由于非遗层面自身的特点,国家一方面大力投入到登记、整理和继承人的维护工作里,同时还指定了针对非物质遗产的详尽管理方案,配以产业支撑。由此让非物质遗产文化切实和大众的生活关联在一起,使得知道非物质遗产并且加入到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群体不断扩大。文章介绍并研究文化符号与天津非物质遗产相关的产品设计。

  • 浅谈“非遗”保护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作者: 李瑞梅1,杜漪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自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自信

    描述: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命脉,在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延续下来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民族精神、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能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首先在于一个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认知程度。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风险和新挑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是制约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怎样建立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去支撑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精神的延续,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进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建设,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 让非遗与旅游"亲密接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洛阳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为例

    作者: 刘成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发展 推动文化 旅游融合 洛阳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

    描述: 洛阳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位于洛阳古城,是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的一期工程,为河南省重点PPP项目,园区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园区以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填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承为主题,尝试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道路,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原乃至全国最大规模、非遗产业化最为集中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非遗活态传承基地.园区自2017年4月开园以来,经常是游人如织,每逢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目前,园区引入国家、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余项,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成为洛阳市乃至河南省文化旅游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