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后申遗时代”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李 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后申遗时代 数字化 传承与创新 朱仙镇木版年画

    描述: 在申遗热的时代背景下,有学者提出"后申遗时代"这一说法,强调非遗工作应从"重申报"转换为"重保护",要文化保护,则急需探索更科学、可持续的保护方式。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第一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的传统工艺品,在申遗成功后,面临如何更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朱仙镇木版年画可以以自身特色为出发点,紧跟时代步伐,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独具匠人精神的专注与坚持,运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材料、新媒体、新营销的方式,探索适宜朱仙镇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的方式。

  • 工匠精神视角下非遗文化助力高职校“三全育人”机制探索

    作者: 潘文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进校园 高职校 三全育人

    描述: 三全育人'总要求下,高职校育人工作的广度、深度、独特性都面临更高挑战。高职校利用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着眼新时代高职学生强烈个性化发展倾向,推广非遗文化进校园,推进以深度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沉浸式'、'交互式'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又可在整体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情怀、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学习与践行工匠精神等发面发挥重要作用。

  • 湖南巫家拳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作者: 杨惠燕,张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巫家拳 文化传承 传统武术

    描述: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巫家拳的传承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近10年来巫家拳的保护与传承有一定的发展,但较缓慢。提出优化策略:深挖巫家拳地域文化价值,拓宽传播渠道;制定"非遗"传承人保护政策,培养高素质职业传承人;加大学校传承力度,让巫家拳文化进入中小学校园;培养巫家拳操社会指导员,全面推广"巫家拳操"进社区;长株潭三地巫家拳齐心协力,"抱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年画重回春节

    作者: 陈晖,廉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绵竹年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春节期间 文化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宽窄巷子 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川省

    描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19年1月28日,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系列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启动。此次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导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在四川省的落地实施,是2019年春节期间四川文化旅游惠民特色亮点活动。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本届年画节“走”出了绵竹,在成都宽窄巷

  • 从四川清音在渝发展现状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曲艺进高校

    作者: 冉海萌,刘子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曲艺 改革开放四十年 四川清音 高校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动文艺工作的发展,全国各地传统民间音乐都陆续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文化保护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出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大力提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为曲艺传承规划了未来发展蓝图。本文从四川清音在渝发展现状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曲艺推广成效及曲艺艺术深入走进高校的可行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添砖加瓦。

  • 基于河北剪纸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作者: 王传龙,王偲,黄昭,关湃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创意设计 河北剪纸 非遗传承

    描述: 河北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本土特定的文化背景及风格艺术形式,其传承更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具有多重社会价值。本文旨在对河北剪纸特点、技艺和内涵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将其融入与现代人生活相关的各类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方法,使其能与现代创意互动结合,探究一条在当代实现剪纸非遗传承、转化与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 高等教育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的职能与作用

    作者: 崔跃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非遗” 音乐

    描述: 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进入教育视野,尤其是高等教育层面,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优势,创新"非遗"传播与传承途径,拓展"非遗"传播与传承空间,提高"非遗"传播与传承水平。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面比较宽泛,包括民间音乐的层层面面。高等学校作为"非遗"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阵地,把音乐类"非遗"引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势必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积极效应,对音乐类"非遗"在社会大众群体中广泛传播和深度传承必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工匠精神视角下非遗文化助力高职校“三全育人”机制探索

    作者: 潘文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进校园 高职校 三全育人

    描述: 三全育人总要求下,高职校育人工作的广度、深度、独特性都面临更高挑战。高职校利用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着眼新时代高职学生强烈个性化发展倾向,推广非遗文化进校园,推进以深度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沉浸式"、"交互式"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又可在整体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情怀、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学习与践行工匠精神等发面发挥重要作用。

  • 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

    作者: 周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国家级项目 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宜昌市 湖北省 文化建设 整体发展水平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是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北省宜昌市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早,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全市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19项、省级50项、市级109项、县(市、区)级359项,国家级项目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体

  • 大洋推出eFeiyi全新非遗行业产品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管理平台 产品 行业市场 数字资料 一体化解决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主研发 大洋

    描述: 新年伊始,大洋正式推出了面向非遗行业市场的全新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2015年大洋自主研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系统,经过3年多的设计研发后全新升级。大洋依据国家非遗保护目录规范,提供面向传承人、非遗项目、非遗作品为一体的数字资料管理平台,契合非遗业务使用场景。提供数字化上传收集、编辑整理、编目著录、共享分发、检索浏览、下载利用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全新打造的非遗文件库,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文档、图片统筹管理,对体现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资源予以安全保存。

  • “浚县泥咕咕”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承

    作者: 薛翊君,储蕾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字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浚县泥咕咕

    描述: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应数字化趋势,进行数字化传承。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采用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利用3D Mapping技术与leap motion技术,结合3D打印手段实现个性化定制及相关衍生品的开发。实现数字化传承理念。使非遗文化“浚县泥咕咕”向数字化的转型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活态传承,打破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陌生感。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

    作者: 石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 理论思考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某一个国家的文化财产保护,更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为此,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包括以生命原则作为保护的基础、保护和创新相结合、坚持"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坚持人本原则等方面,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