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校非遗人才培养——以缂丝教学为例

    作者: 王怀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策略 高职校 非遗人才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通过对缂丝的文化、历史、现状的研究,增加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利用院校调查、大师走访、市场调研的方法,呈现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高职校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在高职校中人才培养的策略,形成了以高职校非遗人才培养的多种策略研究的结论,为以后其他非遗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 “非遗”语境下乡村民间信仰文化保护与重塑 ——基于福建南平樟湖的田野调查

    作者: 兰晔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与重塑 民间信仰文化 樟湖 非遗

    描述: 非遗语境下,乡村民间信仰文化趋向于作为民俗特色和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重塑,总体呈现多元繁荣的态势。以福建南平樟湖为例,目前多种信仰崇拜作为民间信仰项目被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遗"也放大了现代性对乡村民间信仰文化的冲击,如锐化了樟湖民间信仰信众代际断裂、信仰竞争力减弱、主动参与热情降低、参与需求多样化和文化软治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需要从处理好传承传统与学习先进的关系入手,站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立场,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与民众的身边,重塑"非遗"语境下的民间信仰文化,使其成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公共文化。

  • 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三江侗族剪纸为例

    作者: 刘婷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侗族剪纸 策略 广西三江 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遗产丰富,各有特色。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越来越稀有珍贵,新的思想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的传承理念,发展环境变得十分恶劣,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另外,当前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机制还有许多不完善和漏洞的地方,导致大量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论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剪纸进行实地考察,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角度研究三江侗族剪纸,分析其价值与现状,并指出问题,最后提出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

  • 浅析“非遗”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以永州纸马为例

    作者: 郑适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非遗 永州纸马 保护传承

    描述: 我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随着全社会掀起“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热潮,人们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不断深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是一项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以永州纸马为例,从当下民间美术的生存状态及问题入手,探讨民间美术活态传承和保护的方法与策略。

  • 旅游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

    作者: 黄传,张洁夫,黄海荣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旅游院校 传承 少数民族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旅游院校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桂林旅游学院为案例展开研究,分析旅游、教育、文化三者之间的联系,阐述旅游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该校在传承中存在的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训实验室建设有待完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兴趣等问题,从深化校政企合作、打造旅游演艺实景演出、完善专业及课程设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非遗传承的对策,以期实现文化、教育、旅游的协同发展,为旅游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提供借鉴。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民间舞教学思考——以“长白山采参习俗”为例

    作者: 穆瑞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 长白山采参习俗 舞蹈教学

    描述: 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之地,通过引入非遗丰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文章探索运用非遗中的"长白山采参习俗"对民族民间舞的课程设置进行创新,以期为信息时代的舞蹈专业教学提供全新的尝试,丰富教学内容,弘扬传统文化。

  • 基于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作者: 曾满林,罗演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培育 衡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匠精神

    描述: 在新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已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需要各方各面的努力,与工匠精神培育有着内在契合点。衡阳有着丰富多样、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我们在实践探索中提出有效的传承保护策略。文章对非遗传承保护工匠精神培育进行探索,拟在于强化衡阳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让衡阳非遗更好地绽放时代光芒。

  • 论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

    作者: 管兰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影像传播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影像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非遗的影像传播过程中存在本真性缺失、传播渠道窄、创新型不够等问题。对此,非物质文化机构或组织需要制定好传播的对策,依靠丰富的影像内容来增强用户的粘性,通过拓宽传播渠道来扩大传播效果,并利用VR广告、微视频等新的传播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以期非遗能够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下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

  • 苏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作者: 姚毓璇,桂旭,李明志,周超,任亚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北地区

    描述: 苏北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的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区域共性,开展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是苏北五市继成立非遗保护联盟后的又一项推动非遗保护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苏北非遗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苏北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具体路径,以期为苏北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 《非遗美食》:从美食切入,以文化为根

    作者: 葛臻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饮食文化 江西卫视 传承人

    描述: 节目真实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匠心技艺以及非遗美食的制作过程,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倡议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纳入国家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饮食类项目数以万计。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传播策略——以扬州、南京、徐州、苏州为例

    作者: 尹钱铖,沈欣怡,周晶晶,廖倩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信公众号

    描述: 自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迄今为止国家已经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政府于2006年9月公布《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是很多普通百姓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足,本文通过实地采访和微信平台推送相关非遗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 依法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

    作者: 陈华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区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整体保护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传承人

    描述: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也标志着非遗保护的探索日趋规范和成熟,对世界非遗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2018年12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办法》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而出台的,已于2019年3月1日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