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长治堆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营销模式对策

    作者: □ 山西长治 邢淑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立体感 民间艺术品 网上购物 形神合一 网络营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雕塑艺术 长治

    描述: 堆锦曾在1915年荣获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银质奖,并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名录。堆锦把丝绸、锦缎用极具立体感的形式诠释出传统的国画和雕塑艺术,在长治堆锦博物馆里,诸如《天之娇子》、《素衣观音》、《夜读春秋》、《意气风发》、《花开富贵》等作品,一幅幅充满了立体感,花鸟逼真诱人,人物形神合一,享有“立体国画”和“软体浮雕”的美誉。然而,现在网上购物盛行,堆锦民间艺术品也面临着文化传承与市场营销的困境,长治堆锦如何实现网络营销也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 试论中职学校开设陇中小曲课程_x000d_——以甘肃定西为例

    作者: 张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陇中小曲 中职学校 "非遗"

    描述: 陇中小曲又称"小曲子",流行于甘肃全省,盛行于甘肃中部及周边地区,故称陇中小曲,简称"陇曲"(以下简称"陇曲"),是陇中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如何保护和传承陇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中职学校开设陇曲课程的优势及必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 新时代非遗传承的创新探索

    作者: 那孜雅·阿依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新时代 非遗 创新

    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称非遗),如何更好地将这些非遗资源不断的传承并发扬下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最近几年,尽管国家大力支持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大量的非遗资源在不断消失.为此新时期我们必须重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从多种角度出发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 将“非遗”舞蹈引入本地高校课堂的探索研究

    作者: 王晔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创新人才 高校课堂 活态传承 非遗舞蹈

    描述: 海南非遗舞蹈是海南人民在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古老民间艺术,也是反映海南各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海南非遗舞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有很多已被列入国家级或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师范类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承担着舞蹈教育教学与舞蹈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为中小学、培训和演出机构等社会团体输送舞蹈教师、演员及舞蹈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本研究适应新时期"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为促进海南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指导和推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巧手绣出致富路

    作者: 李俊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香包刺绣 城关镇 镇原县

    描述: 民间传统工艺品庆阳香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成为当地百姓特别是妇女脱贫致富的产业。38岁的任艳艳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2017年,她发挥自身在香包刺绣方面的特长,创办庆阳妙丽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短短几年,工坊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兼职刺绣女工348名、香包刺绣专业技工36名的专业文化产业团队。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任艳艳先后在4个乡镇创办巾帼扶贫生产车间4个

  • 基于传承非遗文化下的沙湾文创小馆的创业项目研究

    作者: 吴欣燕,邓宇珩,金佳青,辛业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文创 沙湾文创小馆 沙湾古镇

    描述: 以文创产品为载体,通过文创小馆这一创业项目,为沙湾古镇非遗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建立起传承与保护的作用。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平缓的原因做了简单的论述,从文创小馆的建筑和文创设计入手,介绍了文创设计在大众的衣食住行中的应用综述,通过新兴技术的角度来探索文创产品的创新思维,并提出了我们方案设想的实际操作可行性的研究论述,在论述的基础上讨论了一套适合沙湾古镇文创小馆的产业链模式。最后根据新时代的理念对研究项目进行了继承与发展的展望。

  • 试论中职学校开设陇中小曲课程

    作者: 张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陇中小曲又称“小曲子”,流行于甘肃全省,盛行于甘肃中部及周边地区,故称陇中小曲,简称“陇曲”(以下简称“陇曲”),是陇中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如何保护和传承陇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基于非遗基础上《赣南采茶舞》校本课程的开发*

    作者: 傅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赣南采茶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国高校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地方高校在地方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上具有资源优势。赣南采茶舞蹈是以赣南地方文化为依托而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含着地方高校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所具有的艺术资源,在继承“非遗”的基础上对赣南采茶舞蹈合理地开发与建设是我校舞蹈学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赣南采茶舞》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对地方高校开发地方特色课程作一些探讨,以期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好地传承地域舞蹈文化。

  • 中国昆曲:作为表演艺术性“非遗”的受众培养 ——兼评金红教授新著《渐行渐近:“苏州文艺三朵花”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作者: 朱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昆曲 受众培养 传承与发展 非遗

    描述: 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符号。作为表演艺术性的世界级"非遗",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受众的培养。近十年来,"昆曲进校园"活动大力推进了昆曲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中的传播,有经验也有不足。金红教授毕十年之功,对"苏州文艺三朵花"——昆曲、苏剧、评弹传承与发展进行调研,尤其对昆曲受众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跟踪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无锡市石锁协会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石锁 健身锻炼 四年 公益活动 社会团体组织 体育局 体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

    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石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2009年4月,是经无锡市民政局批准的4A级社会团体组织,2014-2017年连续四年被江苏省体育局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是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现有注册会员349人、健身锻炼点21个。多年来,协会始终把传播健康理念、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放在第一位,进社区走他市,布点发展、组织比赛、加强交流,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 对央视《挑战不可能》珠心算节目的思考

    作者: 王卫达,王蕾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挑战不可能》 珠心算 新闻媒体

    描述: 珠心算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使得珠心算再次大放异彩,家喻户晓,同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与重视。全国人大2011年6月1日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国家财政部办公厅201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珠算心算传承发展工作的意见》,作为中国非遗和世界非遗的中国珠算,有了传承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央视平台更是高调推出《挑战不可能》珠心算节目,让社会大众看到更加高难的别具一格的珠心算精彩。从而对珠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具体感受与思考如下

  • 精准扶贫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脱贫研究

    作者: 姚雪兰,李莹莹,罗嵘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部分边远地区的贫困人口仍未脱贫。根据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向冉而生”调研组在广西省靖西市爱布村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脱贫攻坚”主题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发现,靖西市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调研组针对当地致贫、扶贫及脱贫现状,从精准扶贫视角出发,大胆融入现代科学发展理念,大力弘扬非遗文化,积极宣传“文化+经济”创新理念,力图形成非遗产业化助力脱贫攻坚带动经济发展的完整思路,助力靖西市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