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北京分会报道组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工作 吴式太极拳 200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武学 文化部 北京
描述: 2018年11月26日,文化部非遗司管理保护部张勍倩主任率专家一行四人,到北京市大兴区考察北京大兴呜生亮武学研究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式太极拳的情况。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所传承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已于2009年和2014年先后被评为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作为保护单位,在张全亮会长的带领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吴式太极拳的传承、发展、保护工作阔步直前,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新局面。
-
作者: 刘洪听,苏成秀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沙朗舞是羌族集自娱及娱神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沙朗舞,有着自身的民族文化特点:独特的舞姿、独立的乐音以及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服饰。保护沙朗舞的文化独立性,则必须要在传承人的培养中,树立一种民族文化的自信。基于此,2018年7月21日对四川省羌族沙朗舞非遗传承人苏成秀的访谈,着重从古羌文化的独特性,沙朗舞的本体特征,以及如何保护沙朗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性与原真性,避免沙朗舞吞噬于社会变革的浪潮之中等方面展开。
-
作者: 任江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政府对文化工作的关注度不断加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文化建设理念,让文化事业迎来了春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延续至今,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利益得失,逐渐混淆了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的概念。通过对二者区别的阐述,明晰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非遗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
作者: 盖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于7月3日在北京咏园举行。在已成功举办两届大会的基础上,本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进一步提升大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步完善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各项作用与功能,进一步增强大会的权威性、专业性、学术性、公正性、可持续性。 本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以“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创新”为主题,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云南昆明学院、首创置业昆明公司、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共同承办。
-
作者: 徐雪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是由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和拱墅区共建,拱墅区负责建设和日常运作管理,是公益性、专业性、现代化、开放式的非遗主题图书馆.该主题分馆是拱墅区在继续完善和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又一新建的图书馆公共服务设施.
-
作者: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张强,尹利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校园 中小学校 锻造 授课 课程 济南市 传承人 教育工程
描述: 2018年9月13日至17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盛大举行。“非遗校园行”作为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25所学校参与展示展演活动,并且集中对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等校园传承成果进行展示和评比,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传承非遗。如今,全国许多中小学校都将非遗项目、非遗课程作为一大教育特色,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流传了几百年、几千年的老手艺。得益于此,“非遗”蕴含的教育价值——比如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技能技艺、意志品格、民族自豪感等——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传承。
-
作者: 叶品燕,陈北兴,林向明,柯丽蕾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乐清黄杨木雕属于"中国四大木雕"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及时把握时代契机,响应党中央职业教育同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号召,将黄杨木雕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构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黄杨木雕专业技能人才和非遗传承人,助推黄杨木雕产业的振兴。针对非遗传承人规模化培养的难题,以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现代学徒制为突破口,以现代化教学工厂为平台,通过产教融合,积累了丰富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经验,在中职教学理念和职教理论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