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作者: 吴文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项目,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题之一。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城市新型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少非遗文化遭到边缘化,悄然退出人们的视线和生活。壁画是环境艺术,能营造当代大环境的文化形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形象载体。该文试从壁画的艺术特点与海南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利用壁画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助力海南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作者: 潘俊,李昱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静态保护逐渐过渡到动态影像的记录和呈现的阶段。期间诞生了一些反映中国非遗内容的动画作品,例如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非遗特工队》等。很多作品采用传统动漫的形式去讲述非遗故事,在表现形式上缺乏非遗文化的独特审美意涵。2019年诞生第一部青砖雕刻的动画《囍厢记》,该片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工艺制作的定格动画片,通过徽派砖雕艺术去叙述中国传统故事。由
-
作者: 张玉琳,刘安定,赵金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系统分析 湖南纺织 协调发展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研究意义]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但对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计和分析不够完善,导致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实施难以开展,研究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是提高非遗保护水平的重要路径。[研究方法]文章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4批省级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研究对象,通过素材收集、归纳整理、数据分析、图文展示,系统分析湖南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特征与地域分布状况。[研究结果与结论]整理发现:湖南省省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少,占省级总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比8%,主要分为纺织、印染、刺绣、服饰四类;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域性整体呈现出以湘西为主的非遗产集聚中心向其他地区非均衡式分散的演化特征;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空间和时间分布产生影响;非遗的保护与升级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文化的协调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
作者: 左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资源异质、创新缺乏以及人才紧缺三重困境,需要着力推动非遗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非遗传承发展,需要着力打造非遗文旅资源、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发挥属地居民能动性。只有全方位展示非遗魅力,满足文旅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才能够充分释放非遗潜能,进而实现我国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性发展。
-
作者: 孙海燕,李云,裴必高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恩施玉露 高职院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文化 创新
描述: 高职院校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仍旧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对非遗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健全的体制机制、缺乏乏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资源库与平台等。本文为探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进高职院校的推广实践方法,如开设恩施玉露选修课、开办学生社团、举办恩施玉露专题讲座等茶文化活动,分析高职院校中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的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
作者: 李霞,尹倩倩,王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的文化财富,也是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对外开放的窗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对其外宣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非遗外宣的翻译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
作者: 杨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遗文化在广受关注的同时,也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各大院校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学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
作者: 孙立青,袁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适应文化生态的变迁,并进行着新的传承与发展。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既要遵循当前非遗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更需立足区域文化生态变迁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通过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强化对文化生态变迁过程的研究、发挥非遗新的社会功能、培育新的传承群体、激发非遗持有者新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措施来改善湘西州非遗与所处文化生态的再适应,实现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
-
作者: 赵红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改变和消失,成为既紧迫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职能的地方高校,通过开发"非遗"特色校本课程,建立"非遗"校园传承基地,开展"非遗"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有机融合,重创"非遗"的活态传承空间,实现"非遗"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基于高校教育云的纺织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以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为例
作者: 张红霞,祝成炎,胡云中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继承,随着近年来非遗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融合,在资源整合、教学形式、技艺传承等方面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总结近年来高校非遗教学的部分特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非遗传承数字化的必要性。并以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部分纺织技艺与实践经验为例,结合高校云教育平台与教学资源的纺织丝绸非遗技艺融入高校教学的改革,围绕资源整合、平台设立阐述实现路径,以期为改进非遗传承模式,创新高校纺织专业教育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