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隆德花燈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隆德县

    描述: 隆德县正观花灯有限公司是隆德县政府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主要设计制作各式花灯、彩车、彩灯,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花灯制作工厂及配套设备,组织了隆德县花灯非遗传承人及当地熟练的手工制作者百余人,具有承制各类大型花灯、地灯、彩灯、小型宫灯、花车、彩车的设计制作能力,致力于打造以隆德花灯为代表的北方特色的花灯系列,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审美特色的设计,加入了新技术,在材料、设计、造型上既有传统,又有创新,让闪烁着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大放异彩,隆德花灯将和您一起迈向新世纪,走向新辉煌!欢迎各界交流、合作。

  • 民间剪纸传统主题纹样与物候历法

    作者: 滕凤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纹样 剪纸艺术 历法 非物质文化 民间美术 民间剪纸 民间文化 物候

    描述: 今天,《民艺》杂志刊发了乔晓光教授纪念已故民间美术研究学者和剪纸艺术家滕凤谦先生的文章,介绍了滕先生的中国剪纸艺术实践之路,同时刊登了滕先生《民间剪纸传统主题纹样与物候历法》这篇有学术开拓性的文章,这是对滕先生逝世三十四周年的缅怀和纪念,也是时代的需要对滕先生学术与艺术价值的再发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不断升温的今天,中国民间美术研究领域仍然需要滕凤谦先生这样的开拓者,这样为探寻民间艺术真谛而孜孜以求勤奋工作的人。非遗传承事业需要滕先生这样朴素真挚的民间文化情怀和言行一致的实践精神。滕凤谦先生对民间文化的使命感,对当下文化自信的倡导仍然具有时代的感召力,而他在生活与学术之间打开的文化之门,其道路依然任重道远。“物候”仍在,生活已变,昔日传统的民间剪花在悄然远去,而我们对民间文化本质的认知才刚刚开始……

  • 非遗在社区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上海市 社区文化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描述: 今年上海市“非遗在社区”布点全面启动。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在社区”,让“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文化中心,长期开展非遗传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从基本的普及层面向前推进一步。

  • 农遗出良品 文化传千年

    作者: 刘月姣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身着哈尼族服饰的少女载歌载舞,演绎着来自哈尼梯田稻作系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古歌》,很是“吸睛”;3米多长的黑龙江方正剪纸,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制作精美,展示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引来参观者驻足欣赏;哈尼梯田红米、青田田鱼、敖汉小米、从江糯禾、崔庄古冬枣、铜陵白姜等琳琅满目的遗产地农产品,占满展台,令人目不暇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首次亮相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区,热闹非凡。

  • 谈中国传统武术在“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几点看法

    作者: 边恒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活态文明 法理要义 中国传统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传承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1世纪被引入中国的一个新概念。著名评论家向云驹先生在其著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说,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无论就其技艺传承还是其所含的民族精神,都是人类的天才创造,是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迅速在中国掀起了申报热潮。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国术武艺作为优秀文化表率首当其冲,功不可没。目前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学术支持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传统武术作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不可回避的重要场域,与竞技武术存在诸多区别。本文主要以梳理历史脉络为前提,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在“非遗”保护实践的背景,以陈式太极拳、武当武术、邢台梅花拳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气脉贯穿的历史传承和法理要义,谈中国传统武术在“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几点看法。

  • 探究泷水民歌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与挑战

    作者: 胡媛媛,周冰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泷水民歌 教育 音乐文化 传承与挑战 本土

    描述: 近年来,国家对"非遗"项目的高度重视再度引起了我们对身边传统文化的寻觅与挖掘.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粤西文化中璀璨的瑰宝,而泷水民歌除了是其中一支彰显民族区域风貌的分流外,更是粤西本土文化教育发展的记录者和弘扬者.泷水民歌在传承中出现的发展问题能较清晰地表现出粤西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探究粤西本土音乐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为其振兴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作者: 太星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 边疆民族地区

    描述: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大动力源。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坚定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但边疆民族地区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自信失落的现状。据此,应从唤醒文化自觉、发展文化自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层面逐步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自信。

  • “杭扇制作技艺”传承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 王亚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杭扇制作技艺传承 对策 从业状况 市场需求

    描述: 2008年杭扇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杭扇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其他非遗手工制作项目一样,单纯的保护性研究无法使其长久发展,只有不断顺应时代、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才是真正让非遗活起来的途径。文章通过杭扇制作技艺传承影响因素及其现状分析,发现若干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的可持续旅游研究

    作者: 董英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古村落 文化旅游 西递村 可持续 世界文化遗产

    描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部的西递村拥有保存完好的三百多幢皖南古民居建筑,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其中还蕴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近年来西递旅游呈现下滑态势的现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梳理了西递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出当前旅游模式下的问题,并就如何将古民居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天然资源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和参考村志等方法,结合村情就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及发展可持续旅游的途径与前景。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作者: 简泽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博物馆 非遗文化 社会教育 展览 传播手段

    描述: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非遗视野下河南“官会响锣”的历史性研究

    作者: 马丹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河南 2008年 民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民间舞蹈 历史性

    描述: 官会响锣是流传在河南东部农村地区以“三眼枪”搭配锣进行表演的民俗活动,演变至今成为一种独具豫东风情的以手持锣为道具的汉族民间舞蹈,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立足非遗视角,跟随历史的脚步,挖掘官会响锣的形成渊源,梳理其发展历程,结合当下的发展现状展开思考,为更有效地保护并传承官会响锣这一非遗项目提供参考。

  • 非遗保护不该“拔萝卜”

    作者: 刘悦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加速度 中国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保护 萝卜

    描述: 非遗保护不该也不能“拔萝卜”,而是要去“种萝卜”。萝卜只有种下去,才能生生不息。2016年夏,我参加“宝马中国文化之旅”,参观在四川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自驾考察,不仅体验到了德国马达的加速度,也感受到了国内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加速度!这次文化之旅的首日,我们考察了蜀锦蜀绣。在蜀锦博物馆的美妙空间中,有两位非遗大师现场讲授,活动的最后环节,由我来做“生活美学”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