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6)
新闻(1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56)
非遗资讯(14)

共检索到 70 条数据

  • 非遗撷英(七) 2020-06-01

    宜春脱胎漆器制作技艺起源于明代,其产品有帽筒、果盒、茶叶瓶、花瓶、托盘等10多类,几十个品种。后增加到20多类,100多个品种。

  • 汪筱文:艺有道 思传承 2020-06-01

    苏州灯彩,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以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外观,和高雅浓厚的文化气息而独具一格,历经千年自成一派。如月光般柔和的光透出晕着山水画的白色绸面,穿过亭台楼阁造型的灯罩,再以檀色的木质框架固定,这灯只看一眼便知是出自江南,它的韵味足以让它随意融入任何风格的装饰里,营构出一隅优雅惬意的角落。这绝妙的苏灯,出自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制作技艺传承人,一直在坚守着最传统的技艺制作的苏灯制作工艺大师汪筱文。

  • 非遗撷英(六) 2020-05-29

    高安腐竹是历代民间豆腐匠人选用当地优质大豆为原料生产制作的一种传统豆制食品,有“素中之荤”美誉。因其成品形状酷似竹条,故名“腐竹”.

  • 非遗撷英(二十四) 2020-10-22

    酿饭坨又称糯饭坨,是奉新一种独特的地方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有着上百年的传承历史,初始流传于奉新山区各客家居住地域,后通过传衍扩展,逐渐成为奉新县各地域广为流传的风味美食。

  • 非遗撷英(十四) 2020-08-05

    黄连麻糍又称黄年糕,也称黄黏米果,是客家独有的传统糕点,也是农历小年前每家必做的一种风味食品。

  • 非遗撷英(十) 2020-07-08

    金片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采摘,视天气晴阴雨不同,对应不同的凉青和杀青方法。

  • 消费与传承 ——基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歙砚制作技艺影像的传播学研究 2020-06-01

    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占扮演着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对"非遗"传承起到的作用是促进还是破坏,是保护还是过度消费,既与传者的动机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传者的媒介素养和影像品质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非遗"影像的传播存在过度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无益于包括歙砚制作技艺在内的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完整且可持续传承。

  • 非遗视野下咸阳传统饮食制作技艺 2020-06-01

    咸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都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在当前全国“非遗热”的大背景下,从非遗的视野来看,咸阳的传统饮食制作技艺有着独特的考究与审美取向,分析现状,对其开发与保护提出了一些展望,以期对咸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