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8 条数据
-
2020年江西省非遗档案管理和应用培训班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宜春举办 2020-11-13
2020年江西省非遗档案管理和应用培训班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宜春举办.
-
非遗撷英(二十七) 2020-11-11
高安采茶戏由明清时期瑞河两岸的瑞河戏、锣鼓戏、丝弦戏等剧种演绎而成,并吸纳了传入高安境内的高腔戏、皮黄戏、木偶戏和花鼓戏等剧种的有益成份,经过高安民间艺人数百年智慧的浇灌和艺术的提炼,尤其建国后得到几代艺术工作者的整合和开拓,逐步形成“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交错、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而深受高安广大群众的喜爱,并成为江西几大地方剧种之一。
-
非遗撷英(二十六) 2020-11-05
丰城市铁路镇碗泥岭村委会陂下村“古法制陶”技艺,是一种有着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由于这里丰富的竹木和陶土资源,使这里的陶瓷器技艺一枝独秀,在洪州窑其他窑口在宋元以降逐渐式微以后,碗泥岭陶器成为延续洪州窑千年窑火的传承地。
-
非遗撷英(二十五) 2020-10-27
樟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樟树剪纸提供了厚实的土壤,作为传统文化的樟树剪纸,起源于吴城文化晚期,用于道教丧葬、祭祀、灵媒神务活动中,当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点缀墙壁、门窗,以表祈祷福寿。
-
非遗撷英(二十四) 2020-10-22
酿饭坨又称糯饭坨,是奉新一种独特的地方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有着上百年的传承历史,初始流传于奉新山区各客家居住地域,后通过传衍扩展,逐渐成为奉新县各地域广为流传的风味美食。
-
非遗撷英(二十三) 2020-10-13
上高十样景在清初时传入上高县境内,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流存于敖阳街道、徐家渡镇、锦江镇、南港镇、田心镇等地,其中以锦江镇团结村的十样景表演最为经常。
-
非遗撷英(二十二) 2020-09-30
铜鼓七鲤抢虾是一种民间灯彩表演形式,主要分布于铜鼓县三都镇黄田村一带,温泉、永宁等乡镇也有部分流传。
-
非遗撷英(二十一) 2020-09-25
宜春柒醋制作技艺的酿造工艺独具特色,根据季节时令酿造,每年只能酿造一次,主要原材料采用当地早米或柳条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