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非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探究——基于《葫禄记》的创作论述

    作者: 谭韵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视听 葫芦 非遗 符号

    描述: 纪录片《葫禄记》讲述的是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与匠人廉毅翔的故事,作为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8"字形的外表,拥有丰富的视觉符号与蕴涵着浓郁的文化内涵。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所依托的传承人并不局限于某个人、某个民族。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搜集归纳学习优秀的"非遗"作品,通过分析和观看现有的非遗类纪录片,挖掘其特性和共性,总结出当代"非遗"文化影像传播中的不足和困难,并通过实践分析策略,为"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 传统武术(撂石锁)培训班在古都开封举行

    作者: 原廷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开封市 培训班 古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武术门派 传统武术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传承人

    描述: 为推进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2019年开封市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一期——传统武术(撂石锁)培训班。本期培训班于4月23日至25日举办,来自开封市各县区百余名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和部分武术门派掌门参加了本期培训班。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开封市非物

  •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王莹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新常态的背景下,剪纸文化展现了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追求与精神追求。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多样化特征的主要繁荣与源泉。之所以保护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就是需要确保这一源泉可以不断的流淌并延伸。另外,还需要展现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融合现代化的文化元素,让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得到有效的“创新”与“传承”。

  • 在艺术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的漆画教学为例

    作者: 陈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教学管理 漆画创作

    描述: 漆画艺术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将自然生漆当作重要的绘画材料,属于由从前的装饰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新图画类型。漆画是绘画和漆艺的结合,是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的结合,与陶瓷文化相同,漆艺的文化发展历史也较长,拥有非常完善的相应体系。对于漆画而言,早已经属于重要的课程科目,常见于全国范围内的美术高校课程设置当中,为储备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次研究将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开设的漆画课当作案例,深入探究它是如何传承着非遗的精髓,面对当下这种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的漆画课程又应该怎样来适应这种时代的变迁呢?笔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薄观点,请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 “非遗+旅游”再燃云南魅力

    作者: 王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现代生活 传承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保护和传承 旅游 云南 文化多样性

    描述: 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文化多样性,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原文化部提出了“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3个重要理念。以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为重点的一系列工作次第展开,使得非遗回归生活,并且在当代生产生活中再现活力。随着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非遗在旅游中的科学利用

  •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传承非遗文化

    作者: 张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教学创新 小学体育教学

    描述: 目前来说,伴随着我国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也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程度也是越来越大,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在语文/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当中都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引入,让学生们可以从教育当中就关注到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兴趣,让非遗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定的引入,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乐趣,也能够让这种文化得到传承.

  • 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赵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即为推进我国民间宝贵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有别于传统文化保护。由于非遗的特殊情况,不易于博物馆收藏、呈现,所以我国鲜有针对非遗展示的民间艺术博物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信息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得到了一定推广,并收获了良好的应用成效。由此可见,对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有着

  • 新时代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作者: 卢媛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造 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文化 传统礼仪 艺术美学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艺术美学、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民俗节庆、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它是人类历史的文化创造和积累,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与家园。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习惯。一、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衡水内画文化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

    作者: 张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德育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 内画文化 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过五千年的传承与积淀,给现代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流传于后世。衡水内画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文化精髓,为了更好地进行弘扬与传承,近几年教育部推出了“非遗进校园”的模式,也推动了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本文就衡水内画非遗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及融入德育实践活动的良好策略进行探讨。

  • 略谈伊玛堪

    作者: 高源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伊玛卡乞玛发

    描述: 赫哲族世代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目前集中居住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有5354人。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伊玛堪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

  • 完善体制机制 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作者: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办公室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许传玺 代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评审

    描述: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条例),共有17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1位列席代表发表了意见。委员和代表认为,条例充分吸收了一审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更加突出了本市非遗保护特色;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动态”展示转型之路探索

    作者: 尹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动态展示 互联网大数据 转型

    描述: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以下简称非遗馆)几年来已经形成了以“静态”与“动态”形式相结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模式。本文旨在当前发展形势及这一模式之下,整理思考互联网大数据的接入对当下的非遗馆带来的转型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