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谢兰曼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主要阐述了苏派盆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传承的做法,构建了“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传承与创新为目标、双导师制模式为特色”的现代学徒制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以供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参考和借鉴。
-
“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以壮族“霜降节”为例
作者: 许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生产性保护 产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边疆民族地区 壮族霜降节
描述: 流行于中越边境的壮族“霜降节”是壮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节日庆典活动,同时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在边疆民族地区被广泛接受共享的典型表现。壮族“霜降节”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深刻反映了稻作文明,是壮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霜降节”为例,管窥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和困惑,梳理壮族节日与产业化的关系,探讨促进各类相关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科学融合,相互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边疆壮族集聚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用最大化。
-
作者: 白玛曲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日前,在聯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上,中国“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标志着藏医药申遗之路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西藏传统文化又多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性非遗资源的发展策略——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
作者: 李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互联网+自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之后,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成为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以重庆市荣昌区国家级非遗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地方性非遗资源的发展策略。
-
作者: 曾丽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泸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特色鲜明、种类繁多,目前在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其保护、利用和开发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笔者总结了泸水市非遗保护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发展的相应对策。
-
作者: 汤君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贵州作为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省份,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在总结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试着初探其外宣翻译的途径,意在促进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让全人类感知它的存在价值和感受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