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剪纸大师工作室”实践模式研究

    作者: 莘海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剪纸 工作室 高职校 技能大师

    描述: 在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如何运行这种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能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一定贡献呢?本文以蔚县剪纸在我院的“剪纸大师工作室”为例,从理论到实践在其运作的各个层面做出分析、研究,为同类工作室的建设提供借鉴。

  • 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以金陵图书馆为例

    作者: 夏洞明,蒋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陵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宣传保护

    描述: [目的 /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既是法律要求、文化担当、自身职责所在,同时也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以金陵图书馆近几年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为例,同时结合其他图书馆的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帮助公共图书馆在宣传、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方法 /过程]介绍和分析金陵图书馆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的案例,包括建立非遗数据库,开办专题讲座,开设主题展览,举办演出,开设培训班,将非遗作品纳入文创经营范围,组织读者深入非遗创作第一线七个方面。[结果 /结论 ]基于对这一案例的分析,针对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提出思考:利用好网络直播平台,扩大非遗受众面;利用好名人效应,提高非遗关注度;利用好AR/VR技术,提高非遗吸引力。

  • 非遗传万里:帮非遗打开一扇窗

    作者: 郭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形雕刻、入"石"三分的俏色石雕,浓缩生活、质朴大气的蒙古族刺绣,以铁为笔、以火为色的传统烙画……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予中国人生活的养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非遗"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今年4月9日,荣程集团时代记忆正式启动"非遗传万里"活动,邀请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参与其中,传播非遗文化,让非遗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

  • 非遗舞蹈“象帽舞”课堂教学探析

    作者: 王建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提高影响力的角度来看,以提高全民的认识入手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非遗舞蹈以民间 “师徒”教授模式传承的辐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非遗舞蹈成为校园课程内容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新的保护和传承的形式。

  • 山西陵川上郊村“古建筑书鼓曲艺砖雕”非遗保护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于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陵川上郊村 曲艺说唱 非遗保护 古建筑书鼓砖雕

    描述: 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书鼓曲艺砖雕”文化内涵深厚,融合了曲艺说唱、建筑艺术、社会文化及民俗文化,目前散落在陵川县诸多村落中。随着新农村建设,“古建筑书鼓曲艺砖雕”的文化保护及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以陵川上郊村为典型案例,结合书鼓砖雕的文化特性,提出“一申二组”的非遗保护体系构想,以期实现对于陵川曲艺砖雕的保护和传承。

  • “运河记忆”惊艳呈现

    作者: 谢小燕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西青区 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记忆 宣传展示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天津市 人民政府

    描述: 日前,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天津市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承办的第三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运河岸边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艺术凝魂聚力,让运河两岸的非遗传承者充分展示风采,用非遗技艺传承文脉,充分彰显“留住灿烂文明,祝福伟大祖国”主题

  • 让久藏深闺的传统刺绣技艺“活在当下”——东华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亮相恭王府

    作者: 段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群 东华大学 恭王府 传承 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果展览 传统手工艺

    描述: 与高定礼服结合的锡绣礼服,与设计师品牌合作的侗族绣花包,甚至还有与当地名茶结合开发的马尾绣茶具……新年伊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东华大学优秀成果展览暨动态秀亮相恭王府。原生态贵州刺绣经现代设计语汇重新诠释,成为年轻人个性消费的“畅销品”,久藏深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活”在了当下。让年轻人爱上刺绣,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作为被文化部列为2016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57所

  • 音乐院校要切实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

    作者: 郭淑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音乐院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文化遗产 学科建设

    描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代相传的文明积淀和文化基因的生命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国家重要的文化资产,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音乐院校如何发挥学术优势,更好地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好音乐文化遗产的重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住非遗学科建设这个关键点,要把音乐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总体学科建设规划,将分散的、被边缘化的、有价值的音乐文化遗产凝聚起来。在艺术学下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方向,在非物质

  • 数字化视角下东莞千角灯文化内涵与价值

    作者: 何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内涵 数字化 价值 东莞千角灯

    描述: 千角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东莞千角灯有了全新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因之也具有了更高的价值。本文对东莞千角灯文化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内涵和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千角灯这种非遗文化形式,并推广和传播千角灯文化。

  • 浅析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作者: 许兵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剧烈变化。人口快速流动,信息获取渠道极大丰富,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持续减少;生活成本快速上升,传承缺乏基本场地,传承人收入低等等,都是非遗传承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

  • 非遗进校园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校园 民间艺人 校本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教学 国家级 传统文化 国务院

    描述: 断层中衔接需持续拓展与普及,长期打磨才能“手艺到家”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省市级、再到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2017年底,通过审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00多项。近年来,许多学校将本地非遗文化引入校本课程,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非遗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进步。

  • “带进去”“带出来”相结合,搭建精准扶贫平台

    作者: 王强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新闻发布会 地方差异 资源丰富 扶贫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特色 中国纺织工业 生产方式

    描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覆盖面广,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同时,不同种类非遗资源极富地方差异和民族特色,生产方式、创作形式灵活多样。因此,非遗资源在拉动就业,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共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纺联")召开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部署相关工作,并由副会长孙淮滨带队赴云南调研,考察当地纺织非遗传承及精准扶贫情况。记者就此专访了孙淮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