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吴文娟,杨兰芳,闫润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除自身的价值外,还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及经济价值。本课题拟以全新视角,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并结合作者暑期社会实践经历,从多方面对面塑艺术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敏锐地发现目前面塑行业主要存在缺乏宣传、传承难、人们对非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在传承的基础上可对面塑工艺、展示手段及传播媒介进行创新等建议。
-
阜阳地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展示和传承——以安徽省界首地区"界首彩陶"为研究个案
作者: 孙培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形式多为言语或行动传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依靠数字信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末开启"世界的记忆"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项目的设立标志着非遗保护数字化进程正式开启.在非遗保护数字化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大量工作者深入民间,扎根田野,通过加工、整理与研究,让许多濒临消失的文化借助先进的信息科技得以传承.
-
工艺传承 文化先行 ——白山市浑江区文化馆一行实地非遗考察寻找民间技艺传承人侧记
作者: 魏本玉,李玉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日前,白山市浑江区文化馆组成非遗考察小分队,对三道沟、红土崖等乡镇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神,然而民间文化遗产保存现状频频告急,许多珍稀罕见或是被高科技所“淘汰”的民俗技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逐渐销声匿迹。鉴于此,寻找、重视、资助并保护文化传承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成为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分队在当地文化站站长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多个村民家,与德高望重
-
作者: 张若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三”功夫是北京市首个武术类“非遗”项目,是我国体系保存相对完整的中国传统武术,较好的保存了中国武术在明清时期的原貌。对中国武术的技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和交流都具有难以估计的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三”功夫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
作者: 刘晓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是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以巢湖民歌为代表的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遗产采用非遗演出、技艺传承、采风实践等形式走入地方高校的典型案例,探讨了非遗进校园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地方非遗和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并阐述了非遗进校园在丰富高校美育形式,更好发挥美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更好服务高校全方位文化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借鉴意义。
-
作者: 贺月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景泰蓝技术作为中国著名的特殊金属工艺品类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时作为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术进校园”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中增添一定的景泰蓝相关技术活动不仅仅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开拓眼界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是推进景泰蓝技术传承与发展的开拓性思路和创造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可以给予我们重大启示,促使我们做好以景泰蓝技术为代表的非遗相关工作。
-
作者: 贺月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景泰蓝技术 非遗 探索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进校园 创新
描述: 景泰蓝技术作为中国著名的特殊金属工艺品类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时作为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术进校园"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中增添一定的景泰蓝相关技术活动不仅仅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开拓眼界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是推进景泰蓝技术传承与发展的开拓性思路和创造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可以给予我们重大启示,促使我们做好以景泰蓝技术为代表的非遗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