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美专业为例
作者: 万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活态"文化。高校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是高校传承非遗手工技艺文脉、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功能体现。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实践性的特性,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引领,利用大师工作室进行"活态"非遗传承教学活动,构建了真实有效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为宁波乃至浙江培养了新一代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
非遗文化元素在皮革工艺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评《皮革工艺》
作者: 覃晓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皮革工艺 精神财富 文创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遗产文化 物质财富 中华文化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及物质财富,是人类长期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亟需得到解决的事情。虽然我国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严重地阻碍了非遗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及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理念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文创产品的设计使我国的非遗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发掘更多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方法,提升非遗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
作者: 马俊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现在比较推崇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案,在非遗进入校园后,可唤醒学生的民族记忆,可建立文化认同感,可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非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还可帮助学生形成保护非遗的观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可提高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效果。本文简单阐述非遗进校园、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经验启示——基于深圳的实证研究
作者: 周建新1,2,3,严轮4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文分析了深圳在非遗发掘保护、传承和研究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深圳非遗保护的两大创新举措——“非地非遗”“非遗+文创”,认为非遗保护的“深圳经验”为其他城市的非遗保护及城市化进程中非遗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有益启示。
-
作者: 冯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连云港师专依托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和实践传承基地,通过在非遗+、“非遗课程”建设+、“非遗文化”运行机制+、结构化教学团队+、实践养成活动+、非遗学生社团+线上线下齐联动推广服务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构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音乐教育双平台融合的模式。以“六位一体”的非遗教育传承活动,实现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知行合一。
-
音乐非遗进课堂与文化自信的提升 ——音乐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究
作者: 冯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连云港师专依托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和实践传承基地,通过在非遗+、"非遗课程"建设+、"非遗文化"运行机制+、结构化教学团队+、实践养成活动+、非遗学生社团+线上线下齐联动推广服务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构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音乐教育双平台融合的模式。以"六位一体"的非遗教育传承活动,实现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知行合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增强全市青少年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建设性意义。
-
描述: 征集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用镜头记录非遗及非遗传承人故事的作品,充分立体的展现他们的社会化。通过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用影像保存非遗的精湛技艺,留下珍贵文化基因。征集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31日(投稿须在此期间内送达)入展作品荣誉设置及稿酬
-
描述: 征集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用镜头记录非遗及非遗传承人故事的作品,充分立体的展现他们的社会化。通过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用影像保存非遗的精湛技艺,留下珍贵文化基因。征集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31日(投稿须在此期间内送达)入展作品荣誉设置及稿酬:入展作品120件,稿酬各人民币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