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东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作者: 钱羽桐,贾力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保护 传统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东营市的非遗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东营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总结,得出东营地区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一项,省级非遗一项,市级非遗六项,并分别对这八项音乐类非遗进行说明。

  • 湖北省公安县孟家溪小学 公安说鼓子:走进央视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群众基础 文化底蕴 湖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学 文化遗产保护 公安县 周边地区

    描述: 非遗项目解读公安说鼓子是流行于湖北省公安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公安县独有的一张文化名片。而位于公安孟家溪镇的桂花台,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家乡。"三袁"皆为万历年间进士,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主张不受俗套约束,追求个性的张扬

  • 展示“基因式”信息 再现原生态风貌 ——大连市满族联谊会抢救、整理满族文化史

    作者: 张恩硕,胡绍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抢救 文化史 联谊会 原生态 大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文化 整理

    描述: 大连市满族联谊会成立于1989年,是全国颁金节的倡导者。现已出版了《八旗源流》《满族风俗史》等多部书籍。大连满族同胞约有33万人。联谊会每年都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活动,弘扬满族文化,得到广大族胞的真心拥护和热情支持。大连市满族联谊会针对许多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的现状,把抢救、整理高龄非遗文化传承人珍藏的古文献与口述历史摆在了优先位置。通过对传

  • 邂逅大美青海

    作者: 王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手工艺术 青海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美 撒拉族

    描述: 对青海似乎上瘾了,自从去了第一次之后,又去了两次。青海从来都不缺大气磅礴的风景,草原、雪山、圣湖,随处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青海居住着43个少数民族,多彩的文明带来的是最灵秀的手工艺术,藏族的唐卡、土族的刺绣、撒拉族的木雕,每一样都是遗世的珍宝。这一次,便以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线索,感受青海壮丽的风光,丰富的人文,以及来自信仰的震撼。和我一起,邂逅大美青海!

  • 不起眼的麦秆变身记

    作者: 广西农业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博物馆 麦秆 手工编织 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观赏 花篮

    描述: 4月17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的一项非遗推广活动上,一名65岁的妇女将自己手工编织的麦秆花篮摆上了展台,引来游客驻足观赏。"哇,手工好精细!"围观的人们忍不住赞叹。花篮的主人,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保麦秆花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奎鲜,她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麦秆花篮技艺,40年来,靠着一双巧手,她将不起眼的麦秆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花篮。

  • 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作者: 胡锦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现代生活 时代文化 文化传统 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明 传统文化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近年来正日益成为我国构建新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 困境与突破——地方高校参与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现状及反思

    作者: 胡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西部地区

    描述: 我国西部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貌、气候、水热条件和特殊的民族发展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西部人民奉献给整个人类社会的无价之宝。但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其他因素的深刻影响,西部地区非遗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地方高校与本地区非遗有先天深厚的亲密关系,为了应对这一现实挑战,人们应更主

  • 从地方艺术资源进初中音乐课堂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以岭南民间舞蹈为例

    作者: 曹国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初中音乐 保护与传承 地方艺术资源 岭南民间舞蹈

    描述: 地方艺术资源当中很多都是传承已久的文化结晶,尤其是一些民间舞蹈,由于多种原因,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当中传承十分困难,很多传统的舞蹈艺术由于保护与传承不当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现今我国提倡保护传统艺术资源,以保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将地方的艺术资源与当地学校的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当中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文章是以岭南民间舞蹈为例,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地方艺术资源,进行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 从舞剧《醒·狮》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杨春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醒狮” 传承与创新

    描述: 舞剧《醒·狮》集民俗、民间舞蹈、南拳、醒狮、木鱼说唱等广东代表性的"非遗"为一体,用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和现代创作技法让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融合,以高品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艺术转化。本文对舞剧《醒·狮》的技艺表现、制作设计、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究传统"非遗"如何在当下实现传承与创新。

  • 非遗传承视角下中原地区文创产品研究

    作者: 曹梦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传承 文创产品 非遗

    描述: 非遗的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实物以及场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拥有的非遗产品最多。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本文重点针对非遗传承视角下中原地区文创产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供参考。

  • 非遗传承视角下合唱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践行与思考——以山东管理学院合唱团为例

    作者: 高洁,路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合唱训练与实践 传承 文化建设 非遗

    描述: 将合唱实践活动融入非遗元素,并且从中提炼出更多宝贵而又丰富的教育精华成为了我们高校音乐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合唱实践活动来助力,山东管理学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在非遗项目传习、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文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合唱实践是一种功能性非常突出,并能够极好的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艺术活动。所以合唱实践活动不仅对于非遗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校园文化整体的建设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 非遗美学:传承、创意与互享

    作者: 高小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价值计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美学 保护观念 物质财富 创意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保护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所谓“非物质”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当传统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中衍生出“非遗”,关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文化遗产不再仅仅是以实物确认、以商品价值计量的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