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非遗教育,要在“实”字上下功夫 ——专访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潘洪勇

    作者: 苏瑞霞,张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百叶龙 进校园

    描述: 日前,应台湾南投县政府邀请,浙江长兴百叶龙艺术团赴台参加了2019南投灯会巡演,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兴百叶龙首次赴宝岛台湾演出。震撼力十足的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主办方再三希望艺术团明年再来台湾演出。长兴非遗声名远播,长兴非遗教育也是如火如荼。

  • “活化”非遗

    作者: 吕天骄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第五代 女士 手艺 活化 年轻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北京 传承人

    描述: “现在能坚持这些老北京纯手艺活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了,小伙子,阿姨给你点赞!”正在参观清华美院非遗传承人技艺展演的张女士这样说,收获“点赞”的内联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任晨阳连连感谢。在记者眼里看来,张女士的“点赞”有着一份对于非遗传人的佩服和鼓励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

    作者: 崔树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非遗 保护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抓住"非遗"活态传承的特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做好地方非遗保护工作,通过对地方非遗基本情况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在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下,培养更多观众和传习者,共同为"非遗"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 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

    作者: 褚乐阳,谭悦,陈卫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数字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儿童

    描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代更替、多元文化冲击下面临着存续危机。儿童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基础,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能够使其在数字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基于对儿童认知特征、信息使用行为等方面的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形式上可以采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交互式阅读资源,线上学习平台,移动端应用软件,互动式网络视频和传承空间的数字化辅助资源等形式;在面向儿童的非遗数字化传承路径上可以采取原生地传承,学校或传承基地传承,社区传承,博物馆传承,城市公共空间传承和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传承等路径。

  • 保护非遗从娃娃抓起 ——谈苏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锣鼓进校园

    作者: 陆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校园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有着传承性的史诗级文化象征。苏南地区流行的十番锣鼓就是其中之一,十番锣鼓以其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音乐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它也保留了自身的文化内涵,保留了所属它的时期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加强非遗的保护,利用学校这个培育祖国未来青年才俊的好场所,让十番锣鼓文化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意识到非遗的重要性,并为保护非遗献计献策,增强大家的文化保护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楚绣为例

    作者: 刘婧怡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楚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传承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精髓在漫长的时间里,产生不同程度的流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资源的整合迫在眉睫,前者需要稳定的教育体系予以传承的实现,后者需要吸纳传统工艺的技艺、审美及文化内涵。课题采纳布鲁纳的编码系统和知识结构理论及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作为支撑,探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刺绣工艺美术的融合,构建“四步”式教学模式: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二、分解“非遗”要素,将其转化到教学课程中;三、构建实践平台;四、设置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系。

  • 北京市非遗项目意拳的历史成因与传承发展

    作者: 张长念,邓付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意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为了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意拳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促进其在当前环境的传承发展,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意拳历史的流源及发展、意拳本身的价值、保护传承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同时吸取西方搏击的训练方法,加上王芗斋自身的领悟,使得意拳得以产生。意拳消除了繁琐的套路,对武术的时代性创新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意拳具有技击防卫、健身养生、文化传承等价值功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意拳的家庭、师徒和社会组织传承存在不足,限制了意拳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建立专门研究意拳的机构,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传承人的选材,加强宣传力度,推动意拳非遗活动进校园、进警营和各大传统武术比赛,在保留自身的的特点基础上加以创新,扩大社会参与人群。

  •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足与提升研究*

    作者: 黎翔宇,赵冬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权 古城保护 文化名城 重庆

    描述: 重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理应对其精心保护,但在现实中,因保护意识不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体制机制不顺以及文化的弱势等而造成历史文化名城的诸多破坏,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等。建议通过提高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协调机制建设,重视文化权,严禁“建设性”与“保护性”破坏,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以及用“活态”方式保护和传承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等措施加强保护和管理。

  • 熏陶渐染 成就未来——“蒲公英行动”与“少年非遗”

    作者: 吴尚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民族文化 少年 熏陶 云南省 蒲公英 世居民族 成就

    描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等13个世居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一、“蒲公英行动”牵手“少年非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国际性课题。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和文化基因是我们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传播媒介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人的传承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少年非遗”这一概念

  • 浅谈县级非遗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以华坪县为例

    作者: 毛庆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合发展 旅游业 保护

    描述: 国内国际非遗法规等政策的出台和非遗相关政府机构的组建与改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然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本文就如何实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作了初步的研究探索。

  • 浅谈地方艺术类“非遗”的高校教育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 周天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非物质 高职教育 发展 文化遗产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孝感艺术类非遗的现状,分析了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非遗文章大 传承活起来

    作者: 郭建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脱贫攻坚 非遗项目 乡村振兴 扶贫攻坚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郯城县 非遗传承 文化扶贫

    描述: 郯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完善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20项,县级非遗项目96项。近年来,郯城县紧紧围绕“文化扶贫、非遗助力”这一主题,将深挖非遗资源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传承特色非遗项目,全力打好非遗助力脱贫攻坚这张牌,让非遗传承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