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李亚恒,陈金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以福建省成功申报的四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样本,从地理学视角,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和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分析福建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非遗类型结构以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戏剧类项目为主,曲艺、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类项目稀缺;福建省非遗整体上呈凝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沿海地区非遗分布密度高于内陆地区;民俗类和传统舞蹈类非遗空间分布差异最小,传统美术类、曲艺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空间分布差异相对明显;非遗空间分布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政府对非遗传承的管理和评审制度的局限等因素有关。建议通过主题公园与观光生态园相结合、非遗传习基地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博物馆与非遗数字化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相结合等模式,加强对福建省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
作者: 刘姿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它记录着风俗人情、文化理念,是民族个性、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闽北山区的建瓯人也有着引以为傲的非遗代表作,其中一项就是“唱曲子”。在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被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传承进校园”是国家正在提倡的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为推广传承“唱曲子”这一非遗民间曲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因此,近两年建瓯实验小学已参与到了省级专项课题《校本特色课程唱曲子(非遗)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当中,并将“唱曲子”引入了校本课程。本文着重分享将“唱曲子”引入校园之实践探索的策略。
-
作者: 汤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章从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视角出发,探讨花鼓灯特色舞蹈课程的构建,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了不同形式的花鼓灯课程。虽然这些花鼓灯课程促进了花鼓灯“非遗”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承,但也存在着因课程定位不清、文化传承片面和创新有失偏颇而造成的保护和发展不利问题,提出构建艺术专业花鼓灯特色舞蹈课程的策略,即以文化具象的课程定位、文化模块的教学内容、文化表达的教学过程和文化考量的教学评价,为花鼓灯“非遗”文化在高校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
作者: 单春昕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小镇旅游的重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资源。将非遗文化资源与小镇旅游业融合起来,可以打造旅游项目的看点、亮点,并提升小镇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层次。目前小镇旅游开发和非遗文化保护并没有有效融合,因此政府要做好主导工作,使非遗文化和旅游能真正融合,最终促进小镇旅游事业的发展。
-
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基于“MVEF”对其外部资源支持度的调查分析
作者: 范雨涛1,2,王利华1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羌族多声部 民歌 非遗保护传承 外部资源 MVEF
描述: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通过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历程的回溯与梳理,发现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可归纳为三方面:音乐的本体研究、音乐的民俗文化研究、音乐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研究,其中以音乐的本体研究为主。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还缺乏从羌族自我、他者及二者兼顾的多视角就羌族多声部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化、跨学科地调查分析。文章依据格兰特"濒危音乐评估体系(MVEF)",以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外部资源的支持度为例,就羌族多声部民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田野调查及评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作者: 高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文针对非遗语境下的民间美术发展的客观趋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从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来源、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本质两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接着,从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艺术进行设计、利用民间艺术的设计灵感对艺术进行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路径,最后又通过结束语的形式总结了该发展路径给民间美术的传播带来的积极影响,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
作者: 杨于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河南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在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一直处在生生不息的变化中。如何将“非遗”保护工作与我省创意文化产业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承、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
作者: 熊子伶,邱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许多学者纷纷对保护非遗做出研究,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的情况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系统,并尝试利用SOA系统解构方法,对非遗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解构,探寻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交互关系,旨在对非遗的研究上有新方法的推进,并对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